黄老师18922441941
李老师13728069466
王老师18922441926
老话说“贵人语迟”,越晚说话越聪明?在宝宝说话这件事上,操之过急不可取,但太过淡定不作为可会耽误事儿!
说话晚的孩子在认知、情感、社交等方面的能力会比其他孩子相对弱一些,上学后遇到的阅读、书写、理解方面的障碍也会更多。
没办法表达自己,宝宝心里估计也很苦闷。在说话这件事上,很多时候是大人拖了娃的后腿呢。经常犯下面这几个毛病的爸妈,可要注意啦!
觉得跟宝宝说话像自言自语
作为宝宝最好的语言启蒙老师,要和宝宝多说话,多沟通。0~3岁,婴幼儿期是宝宝语言启蒙的关键时期!
换尿布的时候说“宝贝,妈妈要给你换尿布了哦,你配合一下”;抚触的时候说“宝贝,我是你的妈妈,妈~妈~,你叫妈妈呀~”;玩耍的时候说“宝贝,你看这个是花~这个是灯”等等。
总之,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、工具,陪娃说话,让他尽可能地感知周围的环境,引导他产生表达和交流的欲望。
不要打断孩子说话
家长太勤快,娃没有说话的机会。比如,当宝宝想要喝水,他的眼睛刚刚瞄向水杯,爸爸妈妈就赶紧拿过来递给宝宝。宝宝有啥需求,用手指指,或者嘟囔一句“那个那个”,大人就马上满足娃了。
想让宝宝早说话,你得先让自己慢一拍、笨一点!这样长期的互动和引导,才能让宝宝更愿意说话。
和孩子平等交流
和宝宝说话,喜欢用叠词。宝宝刚刚学会说话的时候,适当用叠词没问题,可别一直不改。随着宝宝长大,不该用的叠词,要尽量避免,并有意识地引导宝宝规范用语。
不停问孩子问题
多问孩子问题,是一个很好的沟通方式。但不建议用“是不是?对不对?”这类封闭式的提问。可以和孩子共读绘本,问一些孩子感兴趣的问题,还可以锻炼孩子的想象力。
问问题,鼓励孩子接话,是门技术活儿。家长们多开开脑洞,让孩子有兴趣接话。在引导娃说话的过程中,上面的这些坑别踩,不然帮忙不成,还拖了娃的后腿呢。为宝宝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,也是为宝宝打造一个良好的人生开端。
相关推荐
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