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看见熟悉的人多让孩子叫“叔叔、阿姨、爷爷、奶奶”。不要认为孩子能力不足就不好意思让孩子说。总说,他的发音会越来越准确。
2、创造机会表达需求。吃的是最能引起孩子表达欲望的,比如:“我吃”。大人可以故意拿着孩子爱吃的东西在一边吃,边吃边说:“真好吃、太香了”,吸引孩子,让他表达。
3、教他正确表达。有的孩子能说几个字了,能说一句话了,可是不会组织语言。当他表达不正确时,要及时地纠正他,站在他的立场说话,比如:一个孩子,总也不能回答“你叫什么”这句问话,为什么呢?原来,妈妈总是这样辅助孩子:“你快说,你叫六一”。正确的,妈妈应该说:“我叫六一”。
4、讲故事。睡前也可以讲,在他没语言时给孩子讲短故事,可以自己编比较简短的生活化故事,比如:“小红摔倒了,哇哇的哭起来,一边哭一边说,好疼啊!”总重复循环讲几个故事,慢慢的,他就能记住,等到能说话时,也许就能很好的表达了。
5、看图书。也要看贴近生活的图书,内容简短,比如:《种树》、《吃糖牙坏了》,在超市或新华书店找一些这样的书。如果能力更高一些了,可以看类似“小猫请客给小羊准备了鱼,可是小羊不喜欢鱼,他最喜欢吃草”等图书。总之,所看的书一定要能够提升孩子的认知能力。
6、看动画片。比如:大头儿子小头爸爸、大耳朵图图等,都是很生活化的动画片。一个光盘总看,孩子就能从中学习到一些东西,包括语言。
7、多跟孩子玩。比如:橡皮泥、搭积木、拼图、过家家、藏猫猫等,根据孩子的能力由简单到复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