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八次全国“爱耳日”——“防聋治聋 精准服务”
发布时间:
2017-02-21
浏览次数:

    7年3月3日是第18次全国“爱耳日”。“爱耳日”宣传教育活动历经17年,对推进我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工作,提高人民群众爱耳、护耳意识,减少听力残疾的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  2016年是“十三五”的开局之年,国家相继出台了《“健康中国”2030规划纲要》《“十三五”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》《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(2016-2020年)》,中国残联等部门相继出台了《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》《残疾人康复服务“十三五”实施方案》《辅助器具推广和服务“十三五”实施方案》,为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,进一步推动听力残疾预防和康复工作创造了历史性机遇。

  由于我国听力残疾人数众多,造成听力残疾的因素复杂,

  听力残疾预防工作体系、防控网络尚不完善,听力语言康复专业服务亟待增强,实现“到2020年,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的比例达80%以上”的目标,任务仍很艰巨。为此,特将第18次全国“爱耳日”宣传教育活动主题确定为:“防聋治聋,精准服务”。


第十八次全国“爱耳日”宣传口号:

 


 




防聋治聋,精准服务



重视耳科保健,减少耳聋发生



防聋重在科普,治聋重在科学



关注听障儿童全面康复



实施听力残疾人精准康复,共建共享小康社会



健康聆听,幸福一生





 

1.什么是听力障碍?
 

  听力障碍俗称耳聋,是指各种原因导致人听觉困难,听不到或听不清环境声及言语声。其程度包括以下几种:

  • 轻度:听谈话声有困难

  • 中度:听大声说话有困难

  • 重度:对着耳朵大声喊只能听到几个词

  • 极重度:对着耳朵大声喊也听不到任何词

  听力障碍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、工作和学习;对于儿童,则可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,严重者可因聋致哑。

 

2.哪些是听力障碍高风险人群?

相关新闻
10

/

28
2025
儿童语言发育是成长过程中的关键环节,语言能力的正常发展对其认知、社交及情感等多方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...
10

/

23
2025
听力障碍人群的沟通需求满足,是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程度的重要体现,也是保障特殊群体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...
10

/

21
2025
孩子言语发展出现迟缓或障碍时,广州合适的言语治疗机构能为孩子提供科学干预,助力其改善言语能力。然而,...
10

/

16
2025
发音清晰与表达流畅是人际沟通的重要基础,也是个人展现自身想法、参与社会交流的关键能力。部分孩子因发音...